刘湛恩

(1895 ~ 1938)

湖北汉阳人,生于湖北阳新县。12岁时从汉阳小学跳级到九江同文书院学习。5年后毕业被保送进苏州东吴大学。民国4年(1915年)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东吴大学医预科,并获得奖学金赴美国留学。抵美后他放弃学医,改入芝加哥大学教育系。毕业后于民国7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研究院继续深造。民国1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。同年回国,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。次年应邀到上海,任中华职教社职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,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教育部总干事,同时兼任多所大学教职。期间:宣传“教育救国”、“公民教育”,提倡举办职业学校和文化补习学校,并任上海职业指导所主任。

民国14年5月,上海发生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。圣约翰大学内的中国师生集会升半旗以示哀悼,美籍校长卜舫济竟当众撕毁中国国旗,全校爱国师生愤而退出该校,自行组织光华大学。刘湛恩全然不顾教会的反对和阻挠,协助建校并担任光华大学校董兼教授。民国15年起4次当选中华职教社评议员。民国17年受上海沪江大学校董会之聘,出任沪江大学校长,成为该校第一任中国籍校长。任上,进行教育整顿和改革。聘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任教,增设商科的工商管理、国际贸易、银行、会计等专业,化学系外又另设生物系,与协和医学院挂钩,协和承认沪江的学分,学生在沪江读几年后经考核及格,可进协和医学院。特别重视课堂学习和实际工作的结合,加强商科各专业与上海工商企业、金融机构的联系,并建立自幼稚园到高中一整套教学实验体系。不久,在圆明园路创办城中区商学院。商学院除大学本科4个系外,并为在职青年设置大学专修科、普通科和单科训练的特科。商学院还为照顾在职青年学生和兼课教师时间上的冲突,利用夜间业余时间授课。

民国20年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大声疾呼救亡图存,并利用出国考察和参加国际会议等机会,在欧美各国和南洋各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行径,号召侨胞团结一致,支援国内的反侵略斗争。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,沪江大学校本部并入城中区商学院,与东吴、圣约翰大学组成教会联合大学,继续开课。刘湛恩除主持联大校政外,还积极从事抗日活动,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和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。民国26年11月,日军进占上海,租界沦为“孤岛”,汉奸、暴徒横行无忌,暗杀、绑架事件频出。刘置自己安危于度外,日夜为抗日工作而奔忙。翌年春,日伪酝酿在南京组织傀儡政权,邀刘出任 “教育部长”,被严词拒绝。其抗日爱国言行被日伪视为眼中钉,曾多次接到谩骂和威胁恫吓的电话和信件,还收到一筐注入毒药的水果。友人劝离沪暂避,但他表示留在上海的抗日协会负责人已所剩无几,沪江大学行政也必须有人主持,决不能临危退离。1938年4月7日晨,刘携子出门,在静安寺路大华路(今南京西路、南汇路)口公共汽车站候车去圆明园路学校时,突遭日伪收买的暴徒狙击。当即牺牲,年仅43岁。主要著作有《公民与政治》《职业教育研究大纲》等。